MongoDB的MMAPv1存储引擎

太阳2年前技术文章601

 在MongoDB 3.0之前,默认存储引擎为MMAPv1。从MongoDB 4.0开始,MMAPv1存储引擎开始被遗弃。MMAPv1是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原始存储引擎。

一、journal

1、将数据写入journal file可以保证MongoDB数据的持久化,数据写journal file要比写data file频繁。

2、在MMAPv1存储引擎下,MongoDB每100ms写一次journal file,可通过参数storage.journal.commitIntervalMs进行修改;每60s写一次data file,可通过参数storage.syncPeriodSecs进行修改。

3、journaling process

1)在开启journal的情况下,MongoDB存储层会有两个视图:private view、share view

  • MongoDB首先将写操作应用到private view;

  • MongoDB应用private view上所有的数据变更到journal file;

     该操作的时间间隔大概为100ms,可以通过参数storage.journal.commitIntervalMs进行调整修改。

     该过程也成为group commit,group commit可以最小化journal对性能上的影响,因为group commit保证在提交时阻塞其他写操作。

    写入日志是原子性的,确保磁盘上日志文件的一致性。

  • MongoDB应用journal file中记录的变更到share view;

  • MongoDB应用所有share view中的变更到data file,该操作默认60s一次,可以通参数storage.syncPeriodSecs进行控制

   在内存较低的操作系统上该操作会更加频繁

  • MongoDB将share view重新映射到private view中,以保存物理内存。

2)如果MongoDB意外宕机,期间部分写操作没有从share view应用到data file,MongoDB会将journal file中的变更重新应用到share view,然后重新写入到data file。

3)当数据写入到data file中后,会在journal file中标记该记录已经被flushed,当journal file文件中全部记录被flushed后,会创建一个新的journal file覆盖掉原来旧的。

4)将share view刷入到data file中的过程就相当于不开启journal的流程。

4、journal file

1)当开启journal的情况下,MongoDB会在dbpath目录下创建一个journal的子目录用来存储journal file。

2)journal file实现WAL。当journal file达到1G时,MongoDB会创建一个新的journal file。

3)当MongoDB将journal file中所有记录应用到data file,MongoDB可以将该journal file回收利用为新的journal file。

4)一般情况下,journal目录下会有2-3个journal file。

5)一个比较安全的数据库关闭,MongoDB会移除所有journal目录下的文件。意外宕机的情况下,MongoDB重新启动时,可以利用journal file将数据库恢复到一个一致性状态。

5、建议尽量将journal目录与数据目录放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下,可以加快对journal file的顺序写。

6、MongoDB会预先分配日志文件

二、记录存储特征

1、所有的记录都是顺序存储在磁盘,当某一个文档的大小超过当前说分配的空间上时,MongoDB需要为该文档的数据以及索引重新分配一个空间,这个操作非常耗时,且容易造成空间碎片化

2、MongoDB默认使用 Power of 2 Sized Allocations,所以每个document对应的record将有实际数据和一些padding组成,这padding可以允许document的尺寸在update时适度的增长,以最小化重新分配record的可能性。此外重新分配空间,也会导致磁盘碎片(旧的record空间)。

三、记录分配策略

1、MongoDB支持多记录分配策略,每个document对应的record将有实际数据和一些padding组成,这padding可以允许document的尺寸在update时适度的增长,以最小化重新分配record的可能性。此外重新分配空间,也会导致磁盘碎片(旧的record空间)。

2、Power of 2 Sized Allocations:

默认情况下,MMAPv1中空间分配使用此策略,每个document的size是2的次幂,比如32、64、128、256...2MB,如果文档尺寸大于2MB,则空间为2MB的倍数(2M,4M,6M等)。

这种策略有2种优势:

1.可以有效的重用空间,减少碎片化。

2.padding可以减少文档重新分配空间

3、No padding Allocation

即按照实际数据尺寸分配空间,如果你确信数据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insert、in-place update,极少的delete,此策略将可以有效的节约磁盘空间,看起来数据更加紧凑,磁盘利用率也更高。

四、内存使用

MongoDB会尽可能使用所有内存作为缓存,但是MongoDB使用内存是动态的,如果其他进程需要使用内存,MongoDB可以为该线程提供缓存内存。


相关文章

docker安装及常用操作

docker安装及常用操作

一、安装docker1、移除以前docker相关包sudo yum remove docker \      ...

Spark 对接 Alluxio

Spark 对接 Alluxio

1、概览        Spark 1.1 或更高版本的 Spark可以通过其与 HDFS 兼容的接口直接访问 Alluxio 集群。 使用 Alluxio 作为数据访问层,Spark 应用程序可以透...

Redis Sentinel与Cluster安装部署(一)

Redis Sentinel与Cluster安装部署(一)

1、部署规划版本redis5.0.8目录规划软件安装目录/usr/local/redis5可执行文件目录/usr/local/redis5/bin数据目录/usr/local/redis5/dada/...

HAProxy

HAProxy

1、HAProxy简介  HAProxy 是一款基于 TCP(第四层)和 HTTP(第七层)应用的代理软件,它也可作为负载均衡器,而且完全免费。 借助 HAProxy,可以快速并且可靠地提供基于 TC...

Doris部署介绍

标准部署该文档主要介绍了部署 Doris 所需软硬件环境、建议的部署方式、集群扩容缩容,以及集群搭建到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在阅读本文档前,请先根据编译文档编译 Doris。软硬件需求概述Doris...

CDH-集群节点下线

CDH-集群节点下线

1、前期准备确认下线节点确认节点组件信息确认下线节点数据存储大小确定剩余节点存储大小如果下线节点数据存储大小大于剩余节点存储大小,则不能进行下线,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2、操作首先确认待下线节点中是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